校內校外都是艱困環境,堅持創立嘻哈研究社
雖然嘻哈音樂現在小有聲量,許多知名音樂人十分活躍,但是在高科大嘻哈文化研究社的2015年,嘻哈音樂並沒有甚麼知名度,而且整個大環境對嘻哈文化其實並不友善。
除此之外,高科大(原高應大)對於新創社團的要求很嚴苛。在成為正式社團之前會先有一個觀察中社團,在完成相關校方規定後才能成為正式社團。
但在這樣的情況下,仍有三位藝名叫做BOBO、sdamfunk、林日的人想要創立社團。一開始的契機是發起人BOBO,在高科大新生社團發文詢問有沒有人要一起創立口技(beat-box)社團。但這樣的發文卻引起對嘻哈創作有興趣的sdamfunk和林日加入,後來三個人決定合辦嘻哈文化研究社,成為了整個故事的開端。
紮實宣傳,半年內成功轉型正式社團
在轉型正式社團的門檻中,其中一項沒有實質指標的艱困項目,就是社團是活躍且在校內有知名度。當時還叫做高應大的校園,只有系學會才會有大型集會、晚會等等所以當時創設三元老四處拜訪系學會的成員,表達自己是嘻研社,願意在晚會做饒舌演出。活動是最好的曝光舞台,開始演出之後,漸漸有其他的晚會活動找上門,三個人就開始了在校內的晚會四處演出。但這些表演不僅辛苦,且機會沒有付餐盒跟水,都沒有更不用說車馬費了,三個人的宣傳十分辛苦。
但雖然條件嚴苛,三個人仍維持一定的表演水準, BOBO展現他的beat-box。sdamfunk和林日則是合作了一首歌《大學生》,講述上大學的大一生活,靠北同學、教授和制度,很有早期知名MC熱狗的味道。
在校內校外都不友善的情況下,半年的時間過去了,嘻研社在很短的中成為了正式社團。雖然是很亮眼的成績,但後面的考驗一波一波,從未停止。
新成立社團名聲還不夠響亮,加上嘻哈音樂還不到現在的熱度,社團成立之後在隨之而來的招生,還是有招到10人左右。但因為是剛成立的社團,學校沒有核發請老師來上社課的經費。所以當時的社課是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喜歡的嘻哈音樂,還有一起創作,也會互相提出意見讓大家的創作更好。
當時國外的嘻哈音樂算是在快速成長的階段,所以大家也會一起交流新發現的冷門國外饒舌歌手。但好笑的事情是,雖然大家都聽得很多,但在創作上是新手,所以幾乎每個人都要花一段時間練習基礎。等到拍子穩了、舞台台風穩定後,開始上台演出。只是,經費不足的情況下,大家仍然是以校內表演來累積知名度,推廣嘻哈文化的事來持續累積。
除了通過每次考驗,嘻哈精神的存續更是重點
又這樣過了半年,當時的新生也當上了幹部。社團的努力終於被學校看見,開始有經費可以請社團老師和辦活動。早就準備好的大家如火如荼的開展表演。當時第一場活動是:《嘻引力法則》,是以台灣早些年頗具知名度的表演《Diss RBL》為雛型所做的企劃。
活動會有三輪演出。第一輪是在知道對手是誰的情況下,讓MC互相寫詞,上台DISS對方,互相battle。第二輪是freestyle battle,第三輪是把自己的創作拿出來表演。當時還請到已經小有知名度的MC Sowut、柯蕭來當評審。
為了推廣這場活動,僅收30元當作門票費用,因此吸引了不少對嘻哈文化有些興趣的觀眾入場。嘻研社初試啼聲相當成功,其中比較有趣的是這場活動的總召自己拿了冠軍,從此被許多人開玩笑說他黑箱作業。
2017年迎來中國有嘻哈節目的爆紅,隨之而來就是加入的新社員也越來越多,但相對的社團就必須承擔更多責任和期待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已經當了一段時間社員的筆者當上了社長,在上任之前筆者先其他學校的嘻研社做交流,發現一些嘻研社都普遍會有一些要修正的社規。例如強行規定每個禮拜的社課,社員必須要在一小時內寫出八個八拍的作品然後立刻上台表演。不僅造成新生的壓力,更給人來社團感覺是上才藝班交作業的感受。這種作法更會造成創作能力還不錯的社員被擁簇,創作天分比較弱的就會被冷落,這些都是在高雄嘻研社十分普遍的現象。
但是這樣的風氣和嘻哈文化四大精神:愛、和平、團結、享樂相違背,所以決心改善這樣的風氣。我的理念是讓大家先享受嘻哈音樂帶來的快樂,進而引發興趣才去創作。同時不熱衷創作的人,也能在社團和大家分享喜歡的饒舌歌手或音樂,一起交流共同成長。
我用這種方式擔任了一年的社長後,在卸任前和大家籌備辦了一場派對活動名叫《高嘻嬰仔》。這是成果發表,但也是一場在《岩石音樂》的正式演出。含演出者大約將近200人,全高雄的嘻研社都幾乎都到場了。
早期嘻哈的活動比較傾向地下音樂,同時嘻研社普遍都有遇到學校給的經費不足,所以很難舉辦有規模的活動。當時這個活動售票250元,共售出160張。讓大家看到學生也可以靠自己的努力,成就一場表演。不僅樹立了一個標竿,也帶動了當時高雄各大學院嘻哈文化的辦活動風氣。
汙名化反而助長社團成長,以嘻哈精神通過疫情考驗
活動結束後社員來到了60多人,社課結束後聚在樓頂一群人看起來像是校園裡的異類。因此在高科大的網路版位上隨時可以看到對嘻研社的批評。但批皮越多,社員數量反而成長,這倒是比較有趣的部分。
直到今年2021,在疫情的侵略下社團招生沒辦法舉行,活動沒辦法舉辦,但依舊有招募到新生。雖然條件相對嚴苛,但嘻研社一直都是在環境不友善的情況下,靠著對嘻哈音樂的熱情,社元的熱血,走出一番成績。所以仍相信這些新生,一樣可以把社團的理念繼續傳遞下去,雖然已經不是社長,但也會跟大家一樣持續關注嘻研社的未來發展,相信嘻研社下一場活動,一定又會創下高雄嘻哈音樂表演的新規格。